千叶真昔则针锋相对:“你不也来了?”
“要不是得知你先放下脸皮非要蹭进来,我才不来。”
“呵呵,怎么跟我知道的相反?不是你先答应了王庸来的吗?”
旁边,王庸听到两人对话,脸色不由变了。
心中暗叫着糟糕,转身就想溜。
只是为时已晚。
千叶真昔跟李在先同时堵住了王庸退路,气势汹汹看着王庸。
不需要开口,一个眼神足够。
“咳咳,两位来都来了,就不要在意到底我先邀请的谁了。重要的是咱们从现在起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了。相信用不了半个小时,两位进组《国学正典》编委会的消息,会传遍整个东亚地区。整个东亚区域16亿人口都会眼巴巴看着我们,等待我们的成功或者失败。我想两位也不想被16亿人看笑话吧?”王庸眨眨眼,道。
“哼!这笔账先记下,等工作完成再找你细算!”千叶真昔跟李在先同时冷哼一声,不再追究。
王庸则抹抹额头上的冷汗,赶紧领着这一批人赶往预定好的酒店。
为了编纂《国学正典》,王庸特意租借了一整层办公楼,相应设施已经全都弄好,就等人员进驻了。
只不过今天就算了,毕竟别人长途跋涉而来,总要休息一下。
另外王庸跟千叶真昔、李在先等人也需要沟通一下,确定编纂的基本原则。
王庸这边有条不紊的进行着,而外界,在一个网友无意中拍到王庸跟千叶真昔、李在先机场碰面的照片之后,就已经炸了。
“卧槽,王老师怎么会跟千叶真昔、李在先一起?这三个人不是水火不容,见了面就得当场分出生死的那种吗?这画面太违和了!”
“我隐隐约约感觉到王老师又要搞个大事情,之前孤立王老师的那些人可能要倒霉了。”
“抛去国籍偏见,这三个人可谓是东亚文化圈最牛批的三个学者了吧?真的不敢想象他们三个要是合力干一件事情,会是什么结果。总之很惊天动地就对了。”
“我怎么觉得千叶真昔跟李在先是来报仇的呢?看这张照片上两人面对王庸的表情,气势汹汹啊!这种表情可不像是来合作的,分明是来找事的!”
“不会吧?难不成又要来一次三国大战?哇塞,想想就兴奋。这次王老师能不能捍卫华夏的尊严呢?真的好期待哦!”
网友们的脑洞大开,从偷拍者拍摄到的照片分析出一大堆可能性。
而最受欢迎的无疑是三国大战这个版本。
只是,王庸随后的声明让一众喜欢看热闹的网友们失望了。
因为王庸宣布:《国学正典》编委会正式成立!成员包括王庸、秦铮、顾衷德、千叶真昔、李在先以及两人学生等人。
这微博一出,虽然不如人们设想的三国大战爆炸,可也着实把所有人都惊到了。
“天呐,我没看错吧?最后两个人竟然是千叶真昔跟李在先?这两个人怎么可能会进入王庸的编委会,他们之间不是生死仇敌吗?”
“这世界怎么了?前一秒还打生打死的人,后一秒就笑嘻嘻坐在了一起。我的三观有点崩塌,容我缓一缓……”
“牛批!王老师真的牛批!国内学者孤立他,他就干脆从国外请人!这下《国学正典》摇身一变,要成为整个东亚的汉学范本了!恐怕这就不是那些孤立王庸的人所能想到的了吧?”
“平心而论,这个阵容确实超一流豪华。国内的周道鲤、李正一等人在华夏或许还算有名,但是拿到东洋跟南韩,就一般了。完全比不上千叶真昔跟李在先的名望。而王庸又是华夏国学第一人,三个国家的第一人汇聚一起,要编一本正典,没有比这更具备权威性的了。我忽然期待《国学正典》的诞生了。”
“我也是!这尼玛就是国学圈的银河战舰啊!无敌!”
消息先是在国内传播,然后很快传到了南韩跟东洋。
南韩方面。
“李老师怎么跟王庸混到一起去了?太不可思议了。不过说实话,经过东洋事件之后,我有点喜欢王庸了。他能够跟咱们南韩的学者交好,我心底还是挺高兴的。”
“这次可是个大事情,建议南韩政府抓住机会,以即将诞生的《汉学正典》为契机,重建南韩传统文化生态体系。”
东洋方面。
“世事如棋,真的想不到千叶老师能跟王庸走到一起。我想这是一个华夏、东洋友好交流的开端,希望这次他们编纂的书籍能够成为真正的经典,流芳百世!”
“三国汇编,光是听这个词就很厉害了呢!虽然三个国家之间仍然有着各种矛盾,但是大局上讲三国都是华夏文化圈的传承者,在抵御西方文化入侵上,应该同心协力。所以我对此事举双手赞成!千叶真昔老师加油!王庸加油!李在先……也加油吧!”
“期待一本通行三国的文化典籍诞生!这必将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件,可以在三国的文化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无论是华夏,还是东洋、南韩,三国的网友对此反应都差不多。
一致认为是一件好事情,有益于日渐游离的三国文化再次交融相会。
而另外几个受到古代华夏文化辐射的亚洲国家跟地区,此时也掀起了讨论热潮。
纷纷要求本国也派出学者参与此次编纂。
南越、新家坡、湾湾、香江,全都在本国家/地区人民建议后,向王庸提出了入组请求。
这种文化盛事,没人想甘居人后,都想加入进来,青史留名。
而王庸接到这些国家、地区的申请之后,跟组委会的人紧急商议一番,同意了他们的入组申请。
于是,原本三国汇编的组委会阵容,再次扩大,变成了五国两地的多国盛事!
此时,之前质疑王庸人品不行才被孤立的网友,只剩下目瞪口呆,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