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军与绿营已经在全城实行戒烟,并且到处抓捕城内的白莲教教众。
白莲教造反自然不会选择在省城,想想也知道,如果大量莫名的人聚集到省城,官府第一时间就会发现不对劲了。
但是省城里白莲教的探子可是不少,既然白莲教已经要造反了,这些家伙自然不能留着,玩意白莲教攻打广州城,与这些家伙里应外合可就不妙了。
三日的时间一晃而过。
白莲教果然打出了“白莲花开,明王出世,弥勒降生,日月复来,反清复明。”的口号正式造反了。
数十万的教众在约定好的时间内同时起义。
一天时间内,连破韶关,惠州,梅州,潮州四城。
一周内整个广东除了佛山,广州等少数几个城市全部落陷。
于此同时,山东白莲教,两湖白莲教同时响应,一时之间天下哗然。
雪片般的求援奏折飞进了紫禁城,驻扎在神州各地的八旗军与绿营军,终于开始出兵镇压叛乱。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
清朝的军事早已腐朽,镇压白莲教的八旗军与绿营军竟然纷纷大败而归,一时之间天下人心浮动。
而白莲教携着大胜之威,可以说是势如破竹,山东全境被站,且向山西蔓延,两湖仅剩省城在艰难抵御,两广也只剩下了广州与佛山两个城池还在坚守,一时之间神州处处是烽火。
而外国的列强们,透过这一幕一个个都看穿了清朝的虚实,纷纷向清朝派出了使者,告知慈禧可以出兵帮忙,不过却有种种条件。
而此时,离白莲教起义已过去了三月之久。
就在紫禁城的当权者们犹豫之时,两广的形势发生了变化。
两广地区的白莲教集合二十万白莲教众组成的大军在攻打广州时大败而归,而失败后的白莲教剩余力量正慢慢的朝着福建的方向移动。
好像一股神秘的力量驱使着白莲教,并控制着它的逃亡方向,整个两广地区的白莲教可以说是其兴也勃,其亡也勃。
两广白莲教力量的突然败退可以说给了紫禁城中的当权者极大的信心,当即掐灭了向列强求援的打算,而是投入了更多了力量到平叛中去。
至于两广的形势为何突然发生了变化,不用说,肯定是李伯阳的手笔了。
其实在白莲教造反之初,宝芝林就能将其镇压下去,不过如此做的话只能是拜拜便宜了清廷。
李伯阳硬是拖到了白莲教几乎占据了两个全境,山东与两湖的白莲教也势如破竹后才开始动手。
至于目的也很简单,推翻清廷靠他一个人的力量太难了,正好借着白莲教造反的时机,让天下人看到清廷的虚弱,只有这样才会让天底下的野心家们心中的小野火熊熊燃烧。
同样,两广地区的白莲教虽然说被李伯阳击败了,可实际他没有伤筋动骨。
在广州城下击败白莲教广州分坛的精锐力量后,整个广州分坛的白莲教众数量大概还有五万左右,其中包括了一万不到的精锐,剩下的只是比较狂热的信徒。
至于气势时那数十万夸张的声势,早就随着一场大败烟消云散了,农民起义就是这样,刚开始时气势如虹,一旦碰到失败往往就成了鸟兽散。
而对于剩下的这五万人,李伯阳并没有一举歼灭的打算,他可不是清朝的帮手,免费帮着镇压叛乱那是想都别想的,不帮着添乱清朝都得烧高香了。
对于李伯阳来说,他巴不得天下越乱越好,天下越乱,清廷死的越快。
所以对于剩下的五万人白莲教教众,李伯阳采取了驱而不打的策略,让宝芝林的民团在白莲教逃往湖南路上重兵布防。
这么做的目的是防止他们与湖南白莲教汇合后实力大增,逼迫这些白莲教只能往福建与山西逃亡。
而在白莲教逃亡的过程中,民团一直黏在白莲教身后,给与压力,迫使这些人一刻都不敢在两广停留。
而就在两广的白莲教基本被清出后,张树声的一封奏折飞进了紫禁城。
奏折中的内容大概是说,这次两广等地的白莲教之所以会如此强大,完全是士绅们在暗中支助,希望朝廷给他先斩后奏之权,对支助白莲教的士绅进行清洗。
第39章 覆手为雨(第 1/2 页)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