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界小说网 > 仙侠小说 > 出樊入圣 > 第十三章 燕山有观

第十三章 燕山有观(1/1)

    燕山并非单单只是一座山名,将其形容为山脉似乎更为贴切。

    此地并非因连绵群峰而闻名,也不是毗邻那燕国都城燕京而遐迩,但“燕山”二字为何仍然在这广袤中原大地给人以如雷贯耳?

    缘由只有一个:此山有一观,敢以三清自居。

    数十年前,佛道一战,震惊世人,诸多修行门派就此现世。

    在那之前,凡夫俗子对“修行者”的概念只存在于饭后杂谈,那些“东西”到底是人是仙?亦或是长有三头六臂?如此种种,鲜有人知。

    就拿三清观来讲,人们以前只是知晓那燕山位于大燕京城十余里外,山上有道观,道观里有道士,却不知道那些道士们为何不曾化缘也能安然生息。而后,世人恍然,且不说如今大燕帝国奉道为国教,亦或是其前身大梁王朝,作为如今伫立在无数修行门派之上的三清观,原来竟是那样一副高高在上的仙人姿态!更可怕的是,谁又知道这种延续到底存在了几百还是上千年?

    三清观,正是如今天下道教门庭所在。

    随着越来越多的“山上神仙”现世,民间也逐渐开始发生一些离奇怪事。那些往日里只载于书本的妖魅精怪,活生生就那般出现在普通百姓的面前,虽说数量极少,但仍然引起一阵大乱。

    这时,道士便下山了。

    以道教为首的修行者开始入世降妖,在诸国赋税上升一等的代价下,世间渐渐趋于安稳,鲜有妖魔事迹发生。

    对从自个儿身上搜刮油水的那些“仙人”,平民百姓们在背地里自然少不了吐几两口水或是腹诽几句,诸如该死的蛀虫、可恶的牛蝇之类的。太过分的话实在还是不敢讲,一是赋税增加得并没有太离谱,想来那些牛鼻子也知道细水长流这个理,再来还是怕那些吓人的精怪在世间横行无阻,而其中,估摸着仍有担心那些山上神仙听见辱骂后赏自己一个天降雷罚,那可不划算。

    在悄悄出完恶气后,人们还是悻悻然做着自己的营生。除了在听闻那些神仙可以腾云驾雾后稍微流露出些许羡慕,普通百姓们并无他感,毕竟天大地大,自己活着最大。

    ......

    三清观坐落在被人们俗称“燕山”的山脉最高峰之上,分为外观、中庭以及内观三部分。外观立于山脚,通往山腰为中庭,至于那终日沉浸于缥缈仙雾的内观,燕京百姓或是那些各地慕名而来骚客武夫只得在运气好时才能看到峰顶那烟消云散后的点点金碧辉煌。三清三观之间有石阶相连,台阶密密麻麻难记其数,坡度较大显得陡峭。

    燕山山脚,有一桩七楼式玉制牌楼。观其外形,单单是八柱七楼式造型就给人以霸气睥睨的感官冲击!深知不远处那名为燕京的天下雄城中不过才寥寥几座六柱五楼式牌楼而已。作为俗世王朝中国力一等一的大燕,见到道门这明显力压自己一头的做派却连屁都不敢放一个,反之还专门派有一营甲士日夜在此守候......

    再观其质地,八柱均为可值千金的金丝楠木所制,楼檐瓦片更是那些连达官显贵都用不起的七色琉璃,更别提那居中牌匾完全由稀世良玉所刻!财大气粗,可见一斑!只见那匾上刻有“三清”二字,字上泼墨遇雨雪而不掉色,寥寥几数笔画,更尽龙飞凤舞之意。

    先不说此“三清”牌楼奢华程度令人咋舌,单论拿这战力彪悍的燕军精兵当看门狗的气势,天下只此一家!

    牌楼之后有九十九石阶,拾阶而上有一偌大平台,此处,就是三清外观了。

    兴许是离得“凡间”近些,三清外观在凡夫俗子眼中稍带了么那些烟火气,虽然其道观富贵模样堪比那大燕皇宫,但好在能抬头望见里面来来往往的大小道士,嘿,指不定其中就有一位道术大成的神仙不是?

    三清外观建筑群呈“冂”样,中间为宽阔广场,场上建有九座圆台,台高约三尺,分置于四周,绕一巨大石柱画圆。

    石柱通体泛白,径五尺,高达三丈,柱身刻有“清净”二字,金光闪闪。

    广场西边,几座建筑有些嚼头,被世人戏称之为大燕小金銮,虽说是存了个打趣说法,但细细一品砸,明理人自然知道“小金銮”这个名头简直是妙极。

    外观正北有一栋占地惊人高达七层的阁楼,阁楼最顶部有一牌匾,匾上只有一字,为“藏”,这便是那三清观那享誉在外的藏书阁了。虽说一楼镂空作为连接那中庭之路只得剩十数根柱子,但其楼上仍有六层,再暂且不说这藏书阁其六,在这世上恐怕找不出另有一处能得之其所藏道典十分之一!道教门庭,并非浪费虚名。

    世人也有疑惑,为何如此重要的藏书阁不建在那内观,甚至连中庭都没考虑?这里头就有些门道了。有小道消息说,那藏书阁并非只是为了藏书而屯书,还有着更多用途,在为外门弟子大开方便之门借书阅览之外,听说只要有弟子能登上三楼,并且拿上任意一本书籍出阁,就能进入中庭成为正式弟子习得更为高深的道术!也有人说,那楼顶牌匾所写的“藏”并非念作那藏书阁的“藏”,而是宝藏的“藏”!而阁楼最顶层里面,有着各类威能无比的神兵!如此种种,人们得出无数猜想......

    三清观外观东边的建筑物人们并无争议,相较于西边“小金銮”里那略带一丝的铜臭味,以及北边藏书阁的纸墨气息,前者却完全称得上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没错,这里便是外门弟子们学习栖息的地方。

    三清观为何能成为大燕众多修行门派的执牛耳者而没人异议?因为单从其弟子选拔一事就能稍稍看出端倪,三清门规有曰:凡核心弟子必出于正式弟子,而后者则需先登三层阁楼。

    由外而内,人人平等,层层递进。

    相比较许多二流门派的青黄不接,三清观正是靠着其严谨性方能强势延绵数百年。当然也有好事者不服气,说后者如果不是有着积累下来的丰厚底蕴,指不定早就树倒狲散。但,可惜恰恰没那个如果,就拿近十年来历届各种层次的门派争魁结果来说,哪次三清观不是十夺其九,甚至包揽全部?

    事实摆在那里,三清观依然如它的华贵门楣一般,气冲斗牛。

    此时此刻,东边建筑群里有读书声传出。

    ......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列表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