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解决量化计算法这一课题的空隙,他得好好调整一下,好好休息一下。
随即,陈舟便关闭了电脑,起身离开了椅子。
洗漱完毕,躺在床上的陈舟,带着这么些天以来,难得的一丝轻松,进入了梦乡。
7月11日,也就是距离陈舟搞定量化计算法的第三天。
在这三天里,陈舟每天拿出3个小时的时间,给到了量化计算法的论文。
陈舟一开始其实不想拿出这么多时间的。
可当他真的开始搭建论文骨架时,却发现,这玩意貌似还是那个特点。
就是,大!
内容牵扯的范围,足够大。
内容的深度,足够大。
研究成果的价值,足够大。
论文要编写的内容,也足够“大”。
没办法,相应的,他也必须给出足够“大”的时间,用来完成这篇论文。
终于,三天的时间,完整的9个小时。
陈舟完成了这篇名为《论量化计算法在学科课题研究中的实用性》的论文。
完成论文后,陈舟在将这篇论文进行投稿时,开始犯了难。
因为他不知道该选择哪个期刊,才更为合适了。
这篇论文所包含的内容,可是既有物理学,又有化学,还有材料学和数学。
可以说是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成果。
在pass掉他经常投稿的期刊后,陈舟最终选择了《science》。
这份由米国科学促进会出版的,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期刊之一。
至于他所犯难的问题,就丢给科学的学术编辑吧。
按照期刊官网的要求,陈舟在搞定了论文投稿之后,便打开了预印本网站e-printarxiv。
习惯性的就将量化计算法的这篇论文,上传到了网站上。
只不过,在选择分类时,陈舟也没多想,就选了化学材料学这一分类。
毕竟,这份研究成果的起因,也是因为dmd-2号材料,这个化学与材料学课题的产物。
做完这一切,陈舟便退出了预印本网站e-printarxiv,顺手也关闭了浏览器。
看了眼时间,才下午4点半而已,还早。
陈舟随即便将杨-米尔斯规范场存在性和质量间隔假设这一问题的研究资料,拿了过来,投入了进去。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量化计算法的研究成果,使得陈舟的心情略微放松一些。
他在研究杨-米尔斯规范场存在性和质量间隔假设问题时,居然发现自己的研究效率,似乎更高了一些。
仔细比较一番的话,陈舟觉得,现在的研究效率,比他先前受困于量化计算法的研究课题时,是要高出一大截的。
怎么说呢,心情这玩意,有时候也挺影响效率的。
第二天,也就是7月12日。
这是陈舟在研究规划里,所设置的时间节点。
这天,陈舟只是轻轻拿笔在研究规划上,这个时间节点下面,勾了一笔。
然后,便将研究规划,拿在了一旁。
陈舟的兴奋劲,已经在完成量化计算法时,便体验过了。
现在的他,只是淡淡的确认一下,自己完成了预期规划。
越过这个时间节点,陈舟完全沉浸在规范场理论和杨-米尔斯规范场存在性和质量间隔假设问题的研究之中。
随着研究的深入,陈舟所遇到的难题,也越来越多。
但随着难题的解决,陈舟也发现,曙光离他越来越近。
这个课题的反馈,并不像量化计算法那个课题。
那个课题是几乎没有巨人的肩膀,能够给陈舟去站的。
但是这个课题,陈舟已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到了远处的风景。
他只需要,在抵达那风景时,迈出自己的一步。
当然,这一步,远比先前所有的巨人,跨出的步子,都要大。
只不过,想要迈出这巨大的一步,也并不是那么简单的。
“我们所知多数非凡,即有相互作用的四维量子场论,皆为有截断能标的有效场论。因多数模型的beta-函数是正的,似乎大多数这类模型,都有一支朗道极点,因为我们完全不清楚,它们有没有非凡紫外定点……”
“因此,若每一scale上,都定义有这样的量子场论,它只看是单纯的自由场论。但是,有不可交换结构群的杨-米尔斯理论例外,它有一种性质,称为渐进自由,指它有一单纯的紫外定点……”
“由此,可以寄望它成为非凡的构造性思维量子场模型……”
“不交换群杨-米尔斯理论的色禁闭性,已有符合理论物理严谨性的证明,但是没有符合数理物理严谨性的证明……”
陈舟回忆着这段,由亚瑟·贾菲和爱德华·威腾共同写出的,杨-米尔斯规范场存在性和质量间隔假设问题的官方陈述时的描述。
事实上,过了qcd尺度,严格来说一个称之为禁闭尺度。
过了禁闭尺度,那些色荷粒子被色动力学的“流管”连着,所以粒子间有线性势。
也是基于此,亚瑟·贾菲和爱德华·威腾在描述这部分内容时,也认为胶子之类自由荷粒子,不可能存在。
因为,如果没有这些禁闭效应,是可以见到零质量的胶子。
但它们因为被禁闭,只能见到不带色荷的胶子束缚态,也就是胶波。
由此,也就说明,胶波都是有质量的。
因此,就引出了质量间隙的问题,也就是质量间隔假设。
想到这,陈舟微微低头,看了一眼自己面前的草稿纸。
对于已经在胶球问题上,解决了色紧闭问题的陈舟而言,他其实是捂着解开质量间隔假设问题的钥匙的。
现在,就看他如何使用这把钥匙了。
陈舟也第一次感觉到,站在自己肩膀上的感觉,其实更令人舒心……
也就在陈舟沉浸于课题研究之时,他投稿到《science》论文,已经刊登了出来。
事实上,这篇论文在《science》上刊登之前,早就从预印本网站e-printarxiv流传开了。
即使《science》是全年共51期的周刊。
其刊登效率,也没能赶上学术界对于陈舟的关注度。
只不过,相比于权威的顶级学术期刊《science》而言,预印本网站e-printarxiv影响力,还是差了一点的。
这一点从《science》刊登后,那个出圈的热议,便足以证明。
而引起《science》出圈的原因,只因为在刊登陈舟的这篇论文时,他们给出的评价是——
【改变研究格局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