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对若男的表现不满,导演叫了暂停。
站在舞台上的,尴尬的拿着手中的道具,一个苹果,杨蜜瑟瑟的看着导演,蜜蜜的灵气还是有的,而且她也有股子的狠劲,原时空因为路线的问题走了冤枉路,去了香港耗费了几年,才没能让自己的演技有所突破;
现在则不同了,凭借着男友的支持,出演了几部影视剧,并且还挑了大樑,胆气和演技确实有了进步;
“你知道你这种演技,随便找个一般人也能演吗?”
“那我不要我再演点别的?”
慌张的蹲下身子,一边拿出准备的爵士舞衣服,一边对着导演说:“其实我还会点爵士舞之类的,唱歌和民族舞我也会一些!”
“英语和日语,我都会一点。”彷徨中带着渴求的目光,看着下面的导演。
“咔!”
“不错,蜜蜜,有进步嘛,看来真的用心了!”
四周都是剧组的人,杨蜜不好太过放肆,正常的向孟轻舟导演表示了感谢。
ok,继续转战外滩,拍摄唐妍的戏中戏片段。
这就是剧情片电影拍摄顺利后的优势,只要剧本逻辑完整,故事性张弛有度,加之演员和剧组配合流畅;速度会快很多。
当然能够遇上真正好的故事,这是许多导演和编剧梦寐以求的事情!
当我们在说故事性电影的时候,不同的导演或者编剧,其实是在说不同的事儿。
故事和剧本不是一回事儿,甚至和story的涵盖范围也不同。
学院派一直在强调,如果学生要学习剧作,不能只看电影去反推剧本,而是尽可能去阅读原始剧本,包括各个阶段的各种版本。
因为,电影里的故事,是大于剧本里的故事的,给普通观众留下印象的电影故事,是由包括剧本在内的多种因素复合构成的。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分辨出它们在电影故事中的构成。
如果非要给电影故事做一个描述,那么电影里的故事,是由消逝的时光构成的。通常意义上的,剧本里所呈现的故事,只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根据导演的不同、类型的不同、成本的不同、制作的不同,以及演员的不同等等因素,剧本里的故事有多少比例最后呈现和构成了电影里的故事,是非常模糊和不确定的。
所以,不能把电影和故事分裂开看待,也不应该对立看待。二者有联系但没有必然联系。
而且,好电影,本身就是一个模糊的、主观的表述,我们无法用如此模糊的表述去反推出这个结论。
例如,《大波僵尸大战拉拉吸血鬼》这个虚构的电影,相信对很多观众来说会是个烂片,但对于特定的亚类型爱好者来说,它可能就是个充满了cult趣味的“好电影”。这个虚构电影中的故事,对于非类型观众来说就会是晦涩的无趣的无聊的,但对于类型观众来说,对传统类型的继承和创新,颠覆和杂糅,就会带来全新的观影乐趣,那它是一个好故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