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因为郯国立国极早,历史极为久远,故此有不少三代之时的典章制度,在郯国之中都传承下来了。
郯子作为郯国君主,其治理郯国之时却不以强权威逼,而是与国民讲道德、施仁义。
因其恩威有加,百姓心悦诚服,使郯地文化发达,民风淳厚。因此某些三代之时的典章制度,都因此在郯国重现。
因为郯国距离鲁国极近,故此孔丘甚至亲自去了一趟郯国考察了一番其国中情况,并且再次向郯子求教。
再第二次拜访郯子回来之后,孔丘越发肯定了两位先生的某些观念。
他认为李聃所言的小国寡民之言,确实是言之有理。
而郯国的大治无疑是证明了:以仁义治理天下者,远胜过以利益相度量、以刀兵相争的办法。
待孔丘回到曲阜苦思冥想了数年,直到其三十岁那年,他这才略有所得。
他将其一身之道称之为‘仁’,而以‘礼’将它包裹起来。
内仁而外礼,这便是孔丘之道!
萧升在曲阜听了三日孔丘讲学之后,便感慨连连的离去了。
初始之时,方一听闻孔丘之道,他几乎以为孔丘乃是元始天尊转世。
毕竟若是按照他的道理而言:礼即天之表也!
众生当克制自己的私欲,不断按照‘礼’的要求来行事。这样方才能够达到‘仁’的境界,如此方才合天地大道。
他这番道理简直要阐教之言,更加激进万分。若是当真大行天下,恐怕日后三才失衡在所难免了!
……
不过萧升无论萧升如何以探查,却始终没有发现孔丘的根脚。为了避免触动人道气运,最终他也只好放弃了这一想法。
当然他也没有想着改变孔丘的心中的想法,毕竟像这般大贤之辈,无一不是道心极为坚定之辈。
除非是大道亲临,否则便是圣人亲至,恐怕也无法令其改变自家所坚持的道理!
甚至萧升怀疑,孔丘本就是天道以本源重新孕育的又一个天地之子。
若非如此,他最后又岂能在诸子百家之中,与李聃、墨翟并立?
离开了鲁国之后,萧升颇为无奈的叹了一口气,他到底还是晚了太上一步!
导致如今李聃都已经在守藏室中教书了,他那分身却还是在轮回之中打转,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出世呢?
萧升决定了,在他那分身出世之前,他一定要先在人族之中为分身打点好人脉。
最后若是实力不足,那就那数量来凑。只要他勤勤恳恳,总是有机会在这次爆发的人道气运中分上一块的。
当人间之中异动连连之时,高居天庭之中的王母终于发现了其中异状。
瑶池之中王母在思量再三之后,还是放弃了转世的想法。毕竟如今人道盛世已起,她此时落子已经为时已晚。
在思量再三之后,王母却是不禁想到了那轮回之中,几乎快要被她忘记的昊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