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那个几年前帮丁广收集录音机资料的钱广进,被陈向东从香港带到美国来开荒。
丁广要钱广进尽快搜集这个基金经理何志勇的资料,并收集一下华尔街的介绍资料,华尔街的大名丁广肯定听过,到纽约时还去参观过,但以前还真没有特别的去认真关注。
别看他曾经给珍妮画了大饼,许诺nike公司以后做好了就上市,但具体该怎么弄,他还真不清楚。
几天之后,钱广进发来的资料摆在了丁广的案头,看着何志勇的资料,丁广作为重生者都觉得好牛逼。
1929年,何至勇出生在上海,l946年他只身赴美国留学,在波士顿大学他完成了本科和硕士学位。1952年,读mba学位期间,就去富达公司做初级分析员工作,几年之内就以骄人的业绩在公司内迅速获得提升,并在29岁获准为公司成立一支投资基金。
何至勇管理的富达资本基金只投资高增长型股票,那就是将资金集中在少数几只明星股票上,短期内快速获利。他当时投资的公司包括施乐复印机和宝丽来相机等。这些在当时都还是新兴企业,而当时市场盛行的投资智慧却是分散投资。
结果,他的基金投资回报奇迹般地实现了每年超过50%,并且很快就吸引了许多散户投资者,基金总值几年内迅速上升到10亿美元,成为美国当时最大的证券投资基金。
也因此富达公司的形象和品牌在美国开始轰动,成为美国基金管理业名誉最高的企业。也正因为何至勇的投资理念,整个证券投资基金业找到了区别于银行的立足点,富达投资基金公司就有了后来快速发展的基础。
1963年何至勇升任执行副总裁,成为了富达投资的第二号人物,获得富达基金20%的股权。后来蔡至勇不小心牵涉进富达继承人之争,遭到排挤。
1965年,何至勇离开富达投资,建立了曼哈顿基金。他在富达投资的继任者是彼得·林奇。
1966年春,何氏管理与研究公司所经营的曼哈顿互惠基金上市后,立即被抢购一空,发行认购金额达2.7亿美元,创下华尔街的最高纪录。那一年,仅比何至勇小1岁的巴菲特,掌管的金钱也不过是2200万美元,不及何至勇曼哈顿基金的1/10。美国许多报刊发表文章,纷纷赞扬他“在华尔街刮了一场金融旋风”,不到三年,何氏公司的资本从220万美元勐增到3700万美元。
就在上个月,何至勇以3700万美元的价格,把他拥有90%股权的“何氏管理与研究公司”卖给了美国的一家大保险公司——芝加哥的cna财务公司,自己则应聘出任这家公司的执行副总裁,并继续留任担当该基金的经理。
当何志勇收到丁广的会面邀约时也是很意外的。此时何志勇作为华尔街最炙手可热的基金经理,自然不是谁想见就见的。
但丁广也不是一般人了,彗星般迅速崛起的nike公司早已进入华尔街的视线。如果不是丁广动作够快,也许墨西哥庄园里参与谈判的就会变成华尔街的某个金融大鳄。
可惜,丁广的动作太快了,还没等这些金融大鳄开始布局,一切就在行业内部尘埃落定了。
但这些已经嗅到金钱味道的家伙,肯定已经盯上了丁广。下次再有这种暴利赚钱的机会,一定会涌进去分一杯羹。
现在居然是这个小家伙想约自己见面,何志勇也很想亲自接触一下,看看这个小家伙到底是什么样的,找自己又有什么事情。
两个人的见面是在纽约的一家中餐馆,这是丁广特意要求的,丁广不希望两个人的见面,被那些华尔街的家伙关注。
两人边吃边聊,何志勇一直在观察丁广,但一直没发现这个男孩子有什么异于常人的地方,直到两个人吃的差不多了,何志勇问起丁广约自己见面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何先生,我这次约您见面确实是有些事情想要请教。您知道,我有很多公司,其中有一家是做电子,但经营的产品都比较成熟,没有太多的特色。
我想做一些更加有技术含量的产品,现在发现美国的半导体和计算机方面发展很快。而您的投资风格又是喜欢去投资这些新兴的高速成长的公司,所以专程向你来请教,对这两个行业的看法。”
何志勇这种老江湖当然知道第一次见面,丁广不可能毫无顾忌的把所有想法都说出来。“看来,小丁先生在nike公司赚了钱以后,是想加大在电子产业的投资了。”
第八十五章 价值200万美元的行业报告(第 1/2 页)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