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师私第门旁,站在两侧的守门道士在玄真和元柳即将踏入的时候,拦了下来。其中一人开口上下打量了一番后,开口问道。
“崇光,玄真。”
“丹霞,元柳。”
“前来天师道拜见各位道友。”玄真、元柳对视一眼,迎着守门道士的目光,简短回答道。
两守门道士细细思索一番后,之前开口的那名道士出声:“原来是崇光塔和丹霞派的道友,之前行事切莫见怪,主要是曾不止一次的出现过欲装扮道士混进私第的人。诸位请随我来。”说话道士转身引路,另一名道士则继续守卫私第大门(私第本是能进的,小说需要)。
玄真遂带头跟进天师私第。
这一幕令得周围人群立马陷入吵闹之中,了解内情的心想:奇怪,私第不是不能进吗?那些人怎么就那样进去呢?这到自己这里怎么就变呢?
不了解的则是想到:这私第难道不能进去吗?怎么还有道士守在那门口。
且不论外面的人群如何,此时李煦宁已跟随着众人进入了天师殿(原叫三省堂),天师殿有前、中、后三厅,前为过厅,中为会客厅(亦名狐仙堂),与东西廊房,以及前左右花墙厢房,并与后花园和敕书阁结成一体,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到了。”随着守门道士的带路,很快李煦宁一行人便来到了会客厅。。此刻的会客厅大门紧闭,看起来里面没有人的样子。
“诸位请先在次等候片刻,我去通知下天师。”看门道人回身对众人说道。
“无事,道友先请。”玄真道人回话道。
抬起右手挥了挥,玄真道人表示自己并不在意。身为客人,未通知主人便前来求见,是为惊喜。但有的时候,只剩惊而没有喜了,毕竟自己带了一大堆人前来。
在玄真道人回话之后,守门道士才转身推门进入会客厅,可谓做足了礼数。李煦宁暗自点头,不愧是天师道,不愧是道教始祖张天师所传。
当然,这礼数自然是得做足的,玄真道人代表着崇光塔一脉,元柳代表着丹霞派一脉,这完全是门派与门派的交流,更不用说两者都是属于道教,这礼数自然不能怠慢。一旦出现差错,那可是打天下第一派天师道的脸面。
更何况丹霞一脉和崇光一脉并非普通小派,毫无背景,丹霞一脉是传自麻姑娘娘,麻姑娘娘是谁?那可是寿仙娘娘,已见东海三次变为桑田,“沧海桑田”一词的出处。
至于崇光塔,虽说清朝以前名声不显,但架不住清朝时期出了个飞升的元玄真人,几百年来最有天赋之人,唯一飞升之人,更是证就那无上超脱业位之人,非一般仙人可比。守门道士自然不敢怠慢,哪怕两人带了一堆人前来。
大概五分钟后,会客厅大门从里被打开,两排道士走出来分属两边站定,随后从堂内走出三名年长道士,定睛一看,中间正是此代天师,其两旁分别是一乾一坤两位道士(道门将男道士称为乾道,女道士称为坤道)。
先看天师身侧两位道士,左边那位乾道身材高大,他面容清癯,须发均已雪白,少说也有九十多岁了。看他走路的步伐,却是沉稳之极,一双眸子十分清亮,绝没有寻常老者那种老眼昏花的感觉,显是修为极高。
右边那位坤道也是一头白发,脸上却是一道皱纹也无,单看容貌,竟似与双十少女一般年轻。她一脸冷漠之色,扫了众人一眼,并未出声。
唐宋时期是我国道教发展的顶峰时期,这一时期的官服对道教服饰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士法衣并非胡乱可穿的,譬如张天师的法衣是紫色的,而唐宋时期紫色是宰相的专用颜色,与张天师的地位相匹配。部级以上干部的服饰是红色的,跟在张天师身侧的两位天师府家臣即身着红色法衣。各宫观住持的法衣是黄色的,其余次一级为绿色。而日常穿着以白色、蓝色、黑色为主。
再看天师,紫袍裹身,发髻锁发。目如晨星精光闪,气势如虹坐如山。龙行虎步,步不踏尘,行如轻风拂柳,又如疾风过,不采尘。如若不是那满头华发,倒真要以为其只有半百之年。
在李煦宁打量正一众道士之时,现任张天师等人已然来到面前:“诸位可是崇光与丹霞的道长?”同时以一个道家的礼数作为了开始:“诸位无量观!天师道第六十三代传人张培源(虚构)见过诸位。”右手大拇指掐左手劳宫穴,一气相通,左手握右手大拇指,再将右手四指抱住左手形成左手背负着右手心,以负阴抱阳执手礼。
第十二章 天师赐符(第 1/2 页)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