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界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楼兰之死 > 第七节 楼兰王被杀

第七节 楼兰王被杀(1/1)

    向井里吐口水的人,早晚都会喝到井里的水。

    ——中国民谚

    元凤四年(前77)秋,胡杨树叶燃烧起生命的激情,将罗布泊沿岸的楼兰城染得一片金黄。傅介子带着几名精心挑选的刺客来到楼兰,宣称要代表皇帝赏赐安归。

    “见不见呢?”傅介子一行已经在楼兰滞留三天了,但怀有戒心的安归并没有接见汉使的打算。因为在安归看来,自己并没有为汉朝做什么,如果说做了一点什么,也是令汉朝痛恨的事儿,汉帝凭什么奖赏自己呢?再说,汉帝赏赐自己什么,对方并未明说,也许是自己根本看不上眼的几匹绸缎,也许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封号。“管它是什么,本王不稀罕!”安归嘟囔着说。

    对此,傅介子似乎不以为意,并在三天后离开了楼兰城,到达了楼兰西部边界。在那里,他有些随意地对送行的楼兰国翻译说:“这一次,汉使以大量黄金锦绣赏赐各国,既然你们国王不主动接受赏赐,我只有去西部各国了。”一边说,他一边整理包裹,故意让翻译看到了一把把金灿灿的钱币。

    一匹快马驮着翻译直奔王宫。似乎,这位翻译比安归还要急切,他的意思是,天上掉下得馅饼,大王为何不去拾?

    安归征询王后棠昆儿的意见,棠昆儿也是一个财迷,见翻译如此急切,就对安归说:“楼兰城扩建掏空了国库,如今我国正是用钱之际,汉的赏赐不要白不要。”

    “赏赐是应该要,但本王怕是一个阴谋。”安归还是有些拿不准。

    “我王的胆子怎么越来越小了?去年傅介子带着百名将士都没敢对你下手,如今他手下只有几个随从,难道他还想用鸡蛋碰石头不成?”

    “傅介子那厮可不是一般人,你见识过的。”他嘟囔道。

    “本宫是见识过,但他也是人,也是两只耳朵一个嘴巴,并没长什么三头六臂,一刀砍向脖子,脑瓜也会滚老远。”棠昆儿眼望着宫外,一脸蔑视地说:“我王若有担心,带上一支卫队就是了。”

    “我担心什么?我活了36岁了,该吃的野味都吃过了,该睡的女人也睡过了,按照大臣们对楼兰人均寿命的统计,本王11.5年前就该死了,哼!”听他的口气,显然是在与棠昆儿赌气。

    “本宫不是嫌你胆小,是怕地上撒了钱没人去拾。”

    终于,安归被说动,主动赶到边界来见汉使。本来他想只带几名亲信前往,但细心的棠昆儿还是安排了十几名卫士跟随着他。

    岂不知,天上掉下一个馅饼,地上增加一个陷阱。当安归与亲信大臣、宫廷卫士跨上骏马的那一刻,骨头格格作响的死神正向他招手。因为傅介子把地点特意选在楼兰边界,成可进,败可溜,身边还有几名身手不凡、以一当十的武士护驾,而被安归带来的那些卫兵根本不足为虑。

    绮丽的晚霞抹上澄明的西天,安归与傅介子相对狂饮。酒过三巡,傅介子拿出金币让安归查验,使得安归放下了所有的戒备。等到两人大醉之后,傅介子打着饱嗝对安归说:“汉帝有一事,

    让我私下向您交代。”安归随傅介子进入帐中,来到屏风后面说话,两位事先埋伏的汉卒同时从背后将利刃插进了安归的胸膛。《汉书》的表述是:“刃交胸,立死。”

    听到安归临死前那凄厉的惨叫声,随从们如散兵游勇的鱼,各穿各的网眼兀自逃亡。傅介子和武士们则追着逃命者的马蹄,冲进楼兰城,占领了王宫。

    听说国王被杀,深受安归其苦的楼兰民众并未感到什么惋惜,有人甚至公开议论起楼兰王的名字:“安归”不就是“找不到归宿”吗?(班固在《汉书》中两次将楼兰王的名字写作“安归”,一次写作“尝归”,不知哪个名字是笔下误?)

    但毕竟,安归在位多年,楼兰贵族和大臣中的既得利益者还支持他,他的一部分铁杆亲信正蠢蠢欲动,个别民众也不明就里。为安定人心,傅介子告谕楼兰官民说:“楼兰王多次叛汉,天子派我来诛杀他,立流亡长安的四王子尉屠耆为新楼兰王。汉军已至,请不要轻举妄动。动,就会灭国。”然后,傅介子砍下了安归的头颅,将首级装入木匣,快马送回长安,高悬在长安未央宫北门下,供过往的行人特别是外国使节参观与品味。与此同时,装有安归首级的木匣里还躺着一封信,那是傅介子呈给汉帝的,信上说:“国不可一日无主,请陛下尽快将在长安避难的楼兰王子送回来,就任新王。”

    对于傅介子此举,《汉书》誉为“以直报怨”。“以直报怨”出自《论语》,弟子问孔子:“做人应该以德报怨吗?”孔子答:“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应该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是不能做没有原则、没有爱憎的老好人,而要做是非分明、惩恶扬善的真君子。以直报怨,这才是大汉风骨、真儒本色。

    人生是个圆,圆上每个点都有腾飞的切线。因为这一壮举,傅介子被昭帝封为义阳侯,赐食邑700户;参与刺杀行动的壮士都补为侍郎(郎官之一,掌守宫廷门户,充当车骑随从皇帝)。

    “愿为腰下剑,直为斩楼兰。”700多年后,中国历史上最高傲的诗人李白仍对傅介子追慕有加。

    今甘肃庆城县西塬有傅介子墓,墓冢、石马、石刻至今尚存。今甘肃庆城县城北有条短巷,原名“傅介子巷”,人们简称“傅家巷”,据说是傅介子生活的地方。而甘肃宁县有傅家村,村内有傅介子祠,据说也是傅介子的故乡。其实这也正常,因为英雄总是被争来争去,而秦桧故里又有几人来争?
投推荐票 上一章章节列表 加入书签